
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東安縣人民醫院)近日,東安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總院專家的指導下,成功為一位心臟性猝死極高?;颊咧踩胍慌_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縣人民醫院在心臟性猝死救治領域邁上了新臺階。
患者蔣某,男,?80歲?,因突發胸悶、心悸、氣促不適,伴有大汗淋漓,全身濕冷,前往東安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通過了解既往病史,考慮隨時可能發生心源性猝死,安裝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可以為患者的心臟保駕護航。在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東安縣人民醫院成功為患者實施了ICD植入術。手術進展順利,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ICD是一種類似起搏器的裝置,患者一旦再發生類似室速、室顫的情況,機器能及時識別并發放相應電擊治療,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相當于一直有個醫生帶著除顫器隨時陪著患者,隨時可進行治療,有效預防猝死的發生。
東安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已成功開展治療心律失常的冷凍消融術、射頻消融術、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單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基本涵蓋了當前電生理領域常見的治療手段,其治療方式多樣性在全市縣級醫院處于領先地位。
醫生釋疑
哪些疾病容易引發惡性心律失常而需要植入ICD呢?
第一類是原發的疾病。包括各種先天離子通道疾病,Brugada綜合征、長短QT綜合征、特發性室顫、兒茶酚胺敏感室速等等。這些疾病有多有遺傳因素,容易造成猝死發生。
第二類是繼發于各種嚴重心肌病變。最常見的是心肌梗死后心臟擴大、擴張性心肌病,以及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前兩者目前臨床較為多見。
心衰的病人沒有發生過惡性心律失常也要植入ICD嗎?
如果這些心衰的患者已經發生過室速、室顫就要植入ICD治療;而對于還沒有發生過室速室顫的患者,如果心臟擴大明顯,心功能指標較差(EF值小于35%),那也是發生室速室顫的高危人群,也要植入ICD治療。
植入了ICD,還需要停藥嗎?
即使植入了ICD,患者仍需要堅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不得自行停藥或減藥。
因為抗心律失常藥物可以減少患者室速或室顫的發作次數、減少ICD放電次數、還能夠減少或消除誤放電的誘因,從而減少ICD的電能消耗,延長ICD的有效使用壽命。
植入ICD,對患者而言有什么好處?
目前,ICD已成為治療室速預防心臟性猝死的一線治療,但是為盡量減少ICD電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利用藥物輔助ICD治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案。但是,抗心律失常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在治療心律失常的同時,可能產生致心律失常作用而增加死亡率。所以,在ICD聯合藥物治療時,除了嚴格篩選適應癥人群外,個體化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類型和應用時機也至關重要。
植入ICD后需要注意什么?
定期隨訪: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之后每年常規隨訪。進行ICD設備的體外程控,讓醫生了解當前ICD的工作狀態,了解患者術后室速、室顫的發作情況以及ICD的除顫效果;
治療后隨訪:一旦出現除顫放電隨時到醫院就診進行體外程控,讓醫生幫助分析除顫的原因。
如果頻繁放電,這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找原因,調整藥物治療。
責編:何璐
來源:東安縣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